老赖身背“限高令”还能乘飞机?多个平台现攻略,被指钻两大“空子”

zq79e64

时间 2024年6月26日 预览 2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5A08IM200

2024-06-26 07:44·澎湃新闻·发布于上海

“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还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他们提供出票服务。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多个平台发现,不少票务公司在其社交平台账号或短视频平台发布可为“限高”人员出票的推送或视频。记者以“限高”人员身份咨询,相关公司均表示可出票。
为何“限高令”下“限高”人员乘坐飞机屡禁不止?知情人透露,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但目前确实有漏洞可钻,票务公司往往会通过使用护照、境外订票系统等方式为“限高”人员躲避系统限制,实现购票出行。
澎湃新闻注意到,“限高”人员乘坐飞机属于违反《民事诉讼法》行为,多地曾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专项行动。
社交平台上票务公司发布多篇为限高人员出票文章
票务公司公开称可为“限高”人员买机票
聚会时听朋友提起“老赖限高却能坐飞机”的消息后,薛先生有些害怕还未向自己履行还款义务的债务人会通过这种途径“跑路”,于是打开手机搜索相关信息,“没想到随便一搜‘限高买机票’,就搜出来很多内容,都是可以为‘限高’人员提供机票的公司,这不是违法吗?”
“限高”全称为“限制高消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限高”举措包含了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限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为了求证,薛先生自行联系了社交平台上的一个票务账号,谎称“限高”人员,想购买一张广州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聊天截图显示,对方称可以出票,但价格是机票预订平台显示的两倍多。对方还表示,“我们这边每天很多数据在走,从来没有被拦过,不可能存在被拦的问题的。”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薛先生咨询的账号为“LJ领界商旅”,其在平台上认证为机票票务代理公司,主体全称为“成都领界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
该账号曾多次发布“失信人员坐飞机了”“限高?失信?怎么坐飞机旅游?”等文章,并在其中介绍“目前国内部分省份的系统尚未更新,被限高后,可使用护照出票”等信息。文章还提示,“更多咨询可戳评论区”。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上述平台上搜索“限高买机票”确实能搜到大量文章,其中大多数为机票票务公司,还有票务账号将“限高买机票”的帖子置顶。评论区中有不少人表示“想买机票”“怎么买”等,还有人称已经成功出行。
短视频平台票务公司称“限制出行,机票无忧”
“限高令”被指仍有“空子”可钻
澎湃新闻记者以“限高”人员的身份联系了上述平台的一家票务公司。对方添加微信后表示,“只需要提供护照首页照片或者身份证照片,就可以购买限高人员的机票。”
记者提出想购买“杭州-乌鲁木齐”的往返机票,对方很快报价6460元,但表示只能预订“南航、国航等几家固定航司的航线”。
究竟是如何为“限高”人员出票的?会不会被阻拦?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操作不方便透露,但可以保证出票,“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单,做久了老客户很多。这个市场非常大,每天都有新增的,而且我们这边每天很多数据在走,从来没有被拦过,不可能存在被拦的问题的。”
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社交平台,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限高机票”,也能搜索到不少自称可以为“限高”人员购买机票的视频。
记者以“限高”人员的身份联系了该短视频平台一个机票代理账号。相关销售人员称,他们出票靠的不是“机场关系”,而是“技术”,“我们是做国际机票的,国内的限高限制只在国内有效,我们用国外的购票就能绕开限制,‘限高’对象使用护照和身份证都能购票,但护照会更好一点,没有人查”。
他表示,购票成功后,工作人员会将电子客票发给客户,并提前办理好值机,客户到机场可以不取票直接登机。他还提醒,由于托运需要信息登记,建议客户“尽量少拿东西,用登机箱或公文包包装行李”。
一名从事旅游机票预订的知情人告诉澎湃新闻,虽然“限高令”有明确禁止乘坐飞机的规定,但实际上确实存在一些“空子”可钻。作为业内人员,他表示,一些票务公司为“限高”人员提供机票订购服务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护照,部分法院的限高措施通常是基于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的,并没有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措施,因此被执行人可以通过护照来购买机票,“还有一些票务会让‘限高’人补办一个新护照,用新的护照号去买机票”。
二是通过境外系统或者境外航空公司购买机票,“目前国内民航局仅对国内的航空公司实施监管,通过境外的订票系统就能绕过监管。有些境外订票系统只需要提供姓名的拼音就可以订票。”
有用户称“出行成功,比较靠谱”
多平台处理相关账号,各地加强打击
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多个平台上均有票务公司公然宣称可以为“限高”人员购买机票,在评论区中也有不少人询问如何购买,甚至有“限高”人员分享成功坐飞机的经验。
针对上述情况,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上述平台,多家平台表示,对于为“限高”人员提供机票的违法行为,平台会严厉打击,将加强监督和核查。此后,在多个平台核实相关情况后,多个票务公司账号被封。同时有平台上线“温馨提示”称,如果涉及“限高机票”等词汇,将会在搜索页面提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要轻信违法服务,谨防上当受骗”。
对此,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多家航空公司,均表示正规购票渠道无法为“限高”人员购买机票,航空公司也不会与票务代理合作出票。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称,“限高”人员的个人信息是直接被录入购票系统,在购票过程中,需要输入客户要买的行程、姓名、证件号等,如果被征信中心记录在案的话,系统是提交不了这些信息的,还会有一个流程显示是“限高”人员,根本无法出票。
她表示,即使有第三方代理机构通过其他方式为“限高”人员出票,在机场值机、安检等手续时也会被排查出,“这一行为涉及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会被拘留、罚款”。
在打击违反“限高令”乘机方面,各地也是不遗余力。2024年初,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和大兴机场公安分局共同建立了打击违反限高令乘机的联控机制。近日,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